9月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综合改革部署要求,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召开“融合协同 守正创新——学生工作深度融入综合改革专题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军华出席,全体学生工作者参训。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年大琦主持。
王军华以《以融合促协同 以守正谋创新——打造立信特色高质量育人新格局》为题发表讲话。他指出,学生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两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育人共识,并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服务与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主动作为,从既定模式向交互融合转变,以“大思政”格局汇聚育人“大合力”。既要找准自身专业点、优势点,以更高站位、更广范围贯穿融入课堂育人主渠道;又要找准育人契合点、工作交汇点,以更深层次、更优效果推动形成整体贯通、和谐有序的协同育人机制。要加强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条线的协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连接各方育人力量的“传导点”。二是要敢为人先,从静态结构向动态连接转变,以“大教育”生态广建育人“大平台”。既要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向同行,敏锐洞察学生在学业、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变化,形成“从实践出发,经由实践检验,达至理论创新”的螺旋式育人闭环;又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深刻理解STEM教育对于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意义,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三是要系统推进,从思政体系向综合育人体系转变,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构建育人“大体系”。既要积极探索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全过程持续性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协同教师、导师、校友、家长及学生代表等多方力量;又要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建好用好“一站式”学生社区,构筑更立体、更持续、更富生命力的“师生共育”关系。他寄语全体学生工作者:立信因你而强大,学生因你而成长,教育因你而温暖,勉励大家以责任与情怀投身育人事业,在变革中勇担使命、彰显价值.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教研究所副处长(主持工作)贾莉莉作题为《把握改革机遇,重塑育人格局》的专题报告。她围绕“识势、明道、优术”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学校综合改革的战略背景与内在逻辑,精准指出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并提出五条实践路径:筑牢思想引领主心骨,当好改革宣传队和稳定器;打造“智慧学工”,实现管理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构建发展型支持体系,做学生成长的加油站和规划师;深化协同育人共同体,画好立德树人同心圆;锻造专业化工作队伍,培育担当重任的先锋队。
金融科技学院副院长程宏结合本院实践经验,分享题为《“一体两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务学工协同新范式》的典型案例。他直面传统育人模式中存在的“教务管教、学工管育”割裂问题,提出“一体两翼”协同机制:以学生为主体,教务为“左翼”保障学业质量,学工为“右翼”支撑全面发展,双轮驱动、闭环运行,推动学业发展、素质提升与职业赋能“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落地见效。
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晓丽以序伦创新试点班为样本,作《育数智人才,探教改新路——综改背景下跨界融合探索》交流。该试点班突破传统学科边界,推动教育理念从“学科逻辑”转向“产业逻辑”,构建“校企双导师+沉浸式实践+前沿课程”的培养体系,突出“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国际视野”育人特色,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学科前沿与学生成长,形成产教协同育人新路径。
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张莎围绕就业工作新形势及政策导向,以《跳出就业看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工作的思考》为题交流。她强调,新时代就业工作须突破“岗位安置”传统视角,以就业跟踪调查推动“需求—招生—培养—就业—监测”联动机制,服务于科学决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评估评价及学校建设发展。围绕短、中、长期目标,她提出“三强化”提升路径,并强调关注高质量就业去向、职业发展稳定性及毕业生与母校的情感联结。
本次培训立足改革全局,凝聚育人共识,通过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一体推进学生工作深度融入学校综合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